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十几年前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吗?塑化剂,是一种广泛添加到塑料制品中的化学成分,目的是让塑料变得柔韧性更好,可塑性也更好。于是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可以明显提升高分子材料性能,减少生产成本,大大增加生产效益。

正是因为塑化剂广泛存在于各种塑料包装中,所以对我们的危害才更可怕。其实早在2011年,我国台湾地区就爆发过塑化剂丑闻,当时很多台湾企业生产的运动功能饮品、果汁及茶饮品、果浆果冻和果酱等都包含了塑化剂添加剂,当时引发了台湾地区的食品安全危机。

虽然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对塑化剂没有明确的致癌性定义,仅仅是定义为可能得致癌物。然而,学界公认塑化剂最可怕的是生殖毒性。科学已经证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塑化剂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内分泌系统,类似雌激素,能抑制雄性激素的合成,进而引发严重的生殖系统疾病。对成年男性而言,科学家发现塑化剂降低了精子的质量,会引发不孕不育。但对孕妇和儿童的危害更大,使得孩子发育不良。

2012年前后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当时媒体报道塑化剂的来源可能是酿酒和灌装过程中的塑料软管。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法里已经明确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塑化剂,但这也不能说明食品中一定不会存在塑化剂。在食品的生产、包装和运输等过程中,当食品与塑料发生大面积的接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接触时间越来越长,塑化剂就会慢慢扩散到食品中。原因很简单,塑化剂和塑料包装之间并不是稳定的共价结合化学形式,而是依靠氢键和范德华力来结合的物理结合形式,是不稳定的形式。

那么,你知道哪些食品更容易遭受塑化剂的污染吗?往往都是包裹塑料加热的食品,此外还有油脂类的食品。所以在日常选择塑料包装的食品时,更关注温度和脂溶性,越容易被加热,越含有油脂的食物中越可能被塑化剂所污染。于是在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特地发布了一个文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食品中“塑化剂”污染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特别清晰指明油脂类和酒精类的食品,要求不能高于塑化剂最大残留量的要求,即对食品中存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有最大限值的规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化剂生产大国,也是全球生产塑料和应用塑料的大国,大家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多选择用玻璃和陶瓷容器来盛装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