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坚(155-191)字文台,汉族人,出生在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春区)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个种瓜的,东汉末年时局动乱,民不聊生,但少年立志的他长大后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最终成为了三国时期的名将,大咖,成了领导千军万马的“孙破虏”因官至破虏将军,为后来孙权建立的吴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他的一生虽然只活了短短的36年,但却充满了传奇,正可谓时势造英雄啊。

机智勇武,少年得志。
孙坚十七岁时去了当地的县里工作,成了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一天,他跟着父亲坐船沿富春江去钱唐(今浙江杭州),途遇海盗劫掠客商,作为公务员的他肯定是忍不了,便毫不犹豫的冲了上去,当即就挥刀砍杀了一名海盗,要知道,那时候是民不聊生啊,干打家劫舍这个行当的大多都是吃不上饭的渔民,见状顿时吓的驱船逃窜,通过这件事之后,他得到了县里的嘉奖,这时正赶上会稽人许昌父子作乱,自称阳明皇帝,纠集了数以万众。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召集了数千兵勇,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之,平定了叛乱。凭此战绩被提升为县丞,就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还是常委,在县里有了一定的权力,而后数年孙坚先后历任三县县丞,每到一处,威望甚高,官军百姓们都亲近顺服,也大多喜欢同他来往。数年间尽收能人勇士为其效命。为之后创立江东基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也迈出了仕途的第一步,更可以说是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左右逢源,征战四方。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张角在魏郡发动起义。由于这次起义来势迅猛,很快就席卷了整个中原地区。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响应。顷刻之间便集结了数十万之众。大汉江山摇摇欲坠。大战一触即发,东汉朝野的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于是调动了大批军队对起义军进行镇压。孙坚奉上命讨伐,并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兵俑,加上在下邳县时就跟随他的一些死党,共得精兵数千人,随朱儁镇压起义的黄巾军,由于他作战勇猛,带领所部攻下了起义军占领的宛城。经此一役他得到了朱儁的赏识,并为他向朝廷请功,朝廷特任命其为别部司马,官职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独立团团长,为什么叫独立团呢,因为他的兵马人数编制不固定,或多或少。经过多次大小战事的历练,这时的孙坚已经不在是那个小县城里身份低微的少年了,其晓勇已是满朝皆知。
中平三年(186年),由于中郎将董卓讨伐凉州边章、韩遂的叛军不利,朝廷派司空张温代车骑将军,西讨边章、韩遂的叛军,张温奏请朝廷派孙坚随军出征,孙坚随张温在长安驻扎,并传召董卓前来,董卓故意拖延时间,许久才来,张温责备他,他却对张温出言不逊,孙坚见状劝张温将董卓拿下,并列出董卓轻上无理、贻误战机、狂悖自大三条罪状,应立即斩首,以立军威。张温心软,考虑董卓在当地的威望,想着讨伐叛军还得依靠他,便没有采纳。后来好多人听说此事都为之叹息。如果当时杀了董卓就不会有后来的董卓之乱,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然而孙坚却得到了朝野上下的大加赞赏,于是,朝廷拜孙坚为议郎。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长沙发生民变,叛军首领区星自称将军,聚众数万,攻围城邑。孙坚临危授命,接任长沙太守,带兵前往平叛。孙坚到任后,整肃吏治,安定民心,并亲自带兵攻打叛军,仅月余的时间,就平定了民变,郡中官民无不钦佩。
西晋张勃曾在编撰的《吴录》记载,庐江太守陆康之侄时任宜春县令,被敌所攻,遣人向孙坚求救。主簿劝孙坚不能越界征讨。孙坚答曰:“本太守并无文德,只以征伐为功。越界征讨,只为保全郡国,若因其获罪,也无愧于天下!”于是,带兵前去驰援,敌军听闻孙坚来援,闻风逃之。汉卫朝检录孙坚前后战功,封他为乌程侯。

挥师讨董,扬名天下。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进与十常侍争权,董卓趁机兴兵入京,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横行朝野,枉杀忠良,肆意妄为。天下诸侯皆兴兵讨之。孙坚闻之,立即起兵响应,不久便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兵致荆州,逼死荆州刺史王睿;第二件,兵抵南阳,杀掉南阳太守张咨。不久便率军到达鲁阳(今河南鲁山)与袁术相见,袁术又表奏他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于是,孙坚就在鲁阳厉兵秣马,与袁术联手起兵讨董。董卓听说孙坚要起兵,速派东郡太守胡轸引兵赴鲁阳迎战。孙坚正和部将把酒言欢之时,胡轸的骑兵突然袭来。孙坚整顿兵马,严阵以待,胡轸见孙坚的兵马整齐、斗志昂扬,吓得不敢攻城,当即撤兵离去。
初平二年(191年)二月,孙坚率豫州兵马向梁东(今河南伊川县东)进发,辗转攻打洛阳。不料被徐荣包围,孙坚大败,几乎丧命,于是他一路收集兵马,进占太谷阳人(今河南临县西),准备伺机再战,一雪前耻。董卓听说孙坚进占阳人,立即派胡轸为大都护、吕布为骑督,带五千兵马前去迎击,由于胡轸与吕布等诸将不和导致战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胡轸全军溃败,孙坚率军追击,斩杀大将华雄。此华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温酒斩华雄中的华雄,其实是被孙坚所杀,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一些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此战孙坚大获全胜,名声大震,也把董卓给打怕了,于是派大将李傕前往劝说,想借联姻与孙坚议和,并许诺将孙坚及其家人、亲信给予要职,通通都被孙坚拒绝,无奈董卓亲自引兵与孙坚交战,结果大败,他留下吕布掩护,自己却转守渑池和陕城。孙坚挥兵进攻洛阳,与吕布交战,吕布不敌,孙坚大军进入洛阳。当时洛阳城空虚,数百里内渺无人烟。孙坚入城并用太牢之礼祭祀汉室宗庙。至此,孙坚扬名天下,成为三国时期的一方雄主。

英年早逝,将星陨落。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四月,袁术令孙坚讨伐荆州刘表。孙坚起兵,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刘表部下大将黄祖,包围襄阳。刘表不敢应战,闭门不出,派黄祖夜间出城调集兵马。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逃,逃到岘山之中,孙坚前往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将孙坚射杀,一代将星就这样陨落,终年36岁。
在三国的历史中,若论谁是英雄,那么孙坚当在其中,他年少励志,晓勇善战,数次为大汉王朝平定叛乱,在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中,孙坚所率领的部队是唯一一支数次与董卓军队进行正面交锋且取得大胜的军队,面临董卓大军,袁绍畏而不战、曹操兵败汴水,联军土崩瓦解、就在天下人驻足观望之际,孙坚仅凭一己,孤军奋战使得藐视天下的董卓望风而逃。他的英雄气概盖过了三国的各路雄主,不得不说,他才是三国时期名副其实的盖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