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马佳氏在清朝是什么地位(满洲“八大姓”一览)

时间:2024-10-06 08:27:34

满洲八大姓是指将满族的八种大姓再音译成汉姓进行并称,包括“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分别是佟(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马佳氏)、索(索绰罗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钮祜禄氏)八姓。满洲八大姓中并不包括清朝皇族姓氏爱新觉罗,这是因为在满族的传统中,爱新觉罗氏和其余的满洲人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所以其他姓氏不能和爱新觉罗氏并列,因此八大姓都是普通满洲人的姓氏,不过也是满洲的八家名门望族了。

满洲八大姓也不是统一的,有的地方将佟、关、马、索、叶、富、那、郎列为八姓,有的地方将叶姓换成齐姓加入到八姓之中。

这些姓氏内部按照居住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分支,以瓜尔佳氏为例,分为苏完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

一、佟佳氏

女真人(皇太极建立清朝后改女真为满洲,所以女真人就是满洲人)本来没有姓氏,往往以地名为姓,佟佳氏来源于佟佳江,今名浑江,源出长白山南分水岭,位于吉林省城南802里。《清史稿》中载有佟国纲、佟国赖等人的传,传中记为“世居佟佳,以地为氏”。不过也有佟佳江因佟佳部落聚居而得名的说法。满族中不管是佟姓或童姓、仝姓,都是一个姓氏,只不过他们的音译不同,都来源于佟佳。

这里有一个冷知识: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自称姓佟,万历二十四年,努尔哈赤在给朝鲜国王回信里中是这么自称的:“女直(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努尔哈赤禀。”明代学者茅瑞徵《东夷考略·建州》也说:“努尔哈赤,佟姓,故建州支部也。”

那么爱新觉罗又是怎么来的呢?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金只是后世为区分努尔哈赤建立的金国和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的称呼)后,就将自己的家族以爱新觉罗(翻译为金国宗室,或者黄金家族)为姓。或是努尔哈赤是本姓夹谷,为了显示高贵,在前面加上“爱新”即黄金。

努尔哈赤姓佟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是努尔哈赤入赘至佟佳氏,努尔哈赤的正妻叫佟佳哈哈纳扎青,佟佳是名门望族;第二是因为佟是女真第一大姓,所以女真人出名在外往往自称姓佟,努尔哈赤在接受明朝册封的时候自然就自称姓佟了。

不是所有姓佟的满洲人都是佟佳氏,佟启氏的汉姓也是佟,另外我觉得努尔哈赤应该不姓佟佳,毕竟佟佳氏在清朝还是出了不少后妃的,除了努尔哈赤的原配外,还有顺治帝的孝康章皇后也就是康熙的生母,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也就是雍正的养母。

佟佳氏是满洲第一望姓,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时期佟佳氏“一门盛贵,半朝天下”,指的是朝廷里一半左右的重要官职出自佟家,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雍正王朝》里的“佟半朝”佟国维以及儿子隆科多(影视剧改编为侄子)。

据说佟大为就是佟佳氏后裔。

二、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部落祖居东北牙尔虎地区(即萨尔浒),瓜尔佳氏是古老的女真姓氏,起源于金朝时期的女真加古部。

1588年太,苏完瓜尔佳氏部落部长索尔果带领建州女真五部之一的苏完部500户归顺努尔哈赤,当时索儿果的儿子费英东才25岁,非常骁勇善战,能直接拉开十几石的弓。费英东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立下汗马功劳,努尔哈赤还把自己嫡长子褚英的长女许配给了费英东,费英东被编入努尔哈赤亲领的镶黄旗,后金政权建立后,费英东和额亦都、扈尔汉、何和礼、安费扬古被努尔哈赤任命为辅政五大臣,进入满洲统治集团上层,带领瓜尔佳氏成为勋贵家族。

费英东去世时,努尔哈赤嚎啕大哭,亲自祭奠。皇太极即位后,追封费英东为直义公,两年让其子察喀尼承袭爵位。并下旨费英东配享太庙,并附葬太祖福陵。

瓜尔佳氏中最为人熟知的却不是费英东,而是费英东的侄子,康熙即位之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鳌拜。另外慈禧的宠臣荣禄也是瓜尔佳家族的人。

据说瓜尔佳氏非常崇拜关羽,所以他们的汉姓是关,现代名人有关之琳、关晓彤、周海媚。

三、马佳氏 四、索绰罗氏

马佳氏和索绰罗氏都是以地为氏。

马佳氏中最为有名的是清朝时期重臣图海,协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累官至太子太傅、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正黄旗都统,封三等公,死后由儿子袭爵。

五、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起源于河名,金朝时期称为纥石烈部,世代与皇族完颜部通婚。

后来赫舍里氏迁至哈达,努尔哈赤吞并海西女真哈达部(今辽宁开原、西丰县境清河流域)之后,赫舍里希福跟随其兄长赫舍里硕色归附。

硕色的儿子索尼是努尔哈赤的一等侍卫,皇太极时期追随皇太极,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皇太极去世后,面对强势的多尔衮,索尼带领两黄旗坚决拥护皇太极的儿子即位,因为此事后续受到多尔衮打压,被连坐削爵位。但也在顺治心中留下忠心的形象,多尔衮死后被顺治重新启用,累进世袭一等伯,提拔为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成为顺治朝位首席满洲大臣。顺治去世后,成为康熙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首。

索尼的孙女就是康熙心中的白月光,也就是废太子胤礽的母亲、康熙原配的孝诚仁皇后。

索尼的儿子索额图曾辅佐康熙帝计擒鳌拜,在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过程中为中方谈判使团首席代表。

六、富察氏

富察氏中最显赫的分支就是世居沙济地的沙济富察,努尔哈赤第二任妻子富察衮代就是来自于这个家族。富察衮代丈夫去世后,恰好努尔哈赤的原配佟佳哈哈纳扎青也去世了,富察衮代就改嫁给了努尔哈赤,衮代作为努尔哈赤的大福晋长达三十余年,期间生育了莽古尔泰、德格类两个儿子和一位公主莽古济,说明深得努尔哈赤的宠爱与信任。在后金建立之初努尔哈赤家里的大事小情、后宫内务、乃至财政收支都要经由衮代之手处置料理。然而后期不知为何得罪努尔哈赤(记录被皇太极删去),被自己急于向父亲邀宠的亲儿子莽古尔泰杀害。

沙济富察家族在清朝显赫的起源来自于旺吉努,旺吉努也归顺努尔哈赤,被授予佐领一职。其后代马齐是康熙皇帝的伴读,从小和康熙一起长大,深受重用,其后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

马齐和康熙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康熙晚年一次朝会,马齐和康熙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动起手来,事后康熙把马齐关进监狱,质问马齐没有作为臣子的道理。马齐脾气也上来了,就回答“你别废话了,要砍就砍吧”。康熙也无可奈何,毕竟是和一起从小玩到老的朋友,只是革去马齐的官职,然后一年后又让他官复原职。

马齐的侄女又是乾隆的白月光孝贤纯皇后,也是在乾隆年,富察氏成为清朝第一外戚,孝贤纯皇后弟弟傅恒25岁就成了一品大员。傅恒的儿子福康安更是猛男,说是清朝满族将领功劳第一人也不为过,平定金川、灭准噶尔、镇压台湾起义、驱廓保藏,哪里有需要,福康安就在哪里,福康安就是乾隆自己的霍去病。福康安还有一项记录,镇压湘黔苗民起义,被封为贝子,病逝后被乾隆追封嘉勇郡王,要知道不管是贝子还是郡王在清朝是只有宗室才能获得的爵位(除了蒙古贵族),可见乾隆对其的恩宠,也怪不得后世怀疑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了。对了,福尔康原型就是这位福康安。

七、那拉氏

那拉氏分为乌喇那拉、哈达那拉、叶赫那拉、辉发那拉四大支系。

努尔哈赤统一以前,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其中叶赫那拉氏就是海西女真的王族。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八月,努尔哈率兵攻克海西女真叶赫部叶赫城(今吉林梨树县叶赫乡),叶赫部首领发出狠话:“灭建州者叶赫”。也许是因果论,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孟古是叶赫那拉氏,晚清的慈禧太后、隆裕太后也是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也确实把建州女真爱新觉罗家的天下祸祸了。

现代名人:有着抗击洋人传统的那英。

八、钮祜禄氏

亦写做"钮祜鲁氏”,意思是“狼”,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

钮祜禄氏的发家鼻祖是和费英东一起并列“开国五大臣”的额亦都,在努尔哈赤只有十三副盔甲起兵要找明朝为祖父、父亲报仇的时候,额亦都就已经追随左右。除了授予官职、牛录(八旗的基本单位,相当于汉人王朝的封地人口),努尔哈赤还先后将自己的族妹、女儿嫁给他。

因为额亦都的地位,他的儿子遏必隆成为康熙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钮祜禄氏应该是清朝出皇后(包括因为儿子成为皇帝升级的)最多的家族,总共有:

1. 康熙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2. 雍正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甄嬛、《还珠格格》里的老佛爷都是她);

3. 嘉庆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4. 道光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

5. 道光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6. 咸丰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

大清首富和珅和大人也是钮祜禄氏,小名善保。

不过满洲习俗是称名不称姓,要是叫一个满族官员全名是会被处罚的。所以满族官员一般学着汉人的叫法,把名字第一个字当作“假姓”,所以叫索尼“索大人”、叫和珅“和中堂”都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