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玉是南宋抗金名将、女英雄,其丈夫是南宋名将韩世忠。梁红玉生卒年不详,姓名在史书中仅题为“梁氏”,“红玉”是去世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取的名字。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梁红玉出生于江苏淮安的将门市家,在家庭习武氛围的渲染下,梁红玉也随父兄练习武艺。她柔弱的女儿身上四溢出刚强的意志。

宋徽宗宣和二年,宋朝发生方腊起义,梁红玉父兄参军平反,但被朝廷责怪镇压不力,因此遭到斩首。梁家两员大将的逝去注定了家族的衰落,本应为千金小姐的梁红玉也沦为京口官妓,靠卖艺歌舞取悦官员将领为生。即使家道中落,不幸沦落风尘,但梁红玉从不以色示人,只卖艺不卖身是她作为官妓坚守的底线。梁红玉不可否认是位佳人,她精通翰墨,又能舞剑挽弓,能抚琴,善歌舞,英气非凡,气质出众,不为妩媚妖娆之女,而是亭亭玉立的才女佳人。

宣和三年,方腊起义得以平息。出征将士们为设庆功宴,在京口大摆宴席,召集众多妓女歌舞助兴以及陪酒。梁红玉也在被召之列。宴席上诸将皆吹嘘自己平反之功绩,对妓女也是言语轻薄,唯独韩世忠沉毅寡言,对歌舞之妓也颇为尊重。梁红玉对沉稳持重的韩世忠一见倾心,而韩世忠也在众多歌女中一眼看中了气质出众、不落俗媚的梁红玉。二人互通殷勤,互生怜惜,于是英雄美人终成眷属。
建炎三年,金兵南下袭击大宋,宋高宗逃难至杭州。不料外患苦恼下又生内忧,禁卫军司令苗傅与御营副统制刘正彦突然发动兵变,逼迫高宗退位,加以幽禁。梁红玉在事变后,怀抱幼子,纵马飞驰,昼夜兼程数百里从临安到达韩世忠营地,召韩世忠进兵勤王。韩世忠率军平叛,击败叛军,苗刘二人出逃。事后,宋高宗颇为赏识梁红玉飞马传诏的英勇气概,封其为“护国夫人”,并打破惯例,特许梁红玉跟随丈夫韩世忠一起出征。自此,宋朝历史上又将多出一位巾帼女将。
随着南宋内乱的逐渐平息,南宋军民的抗金情绪再次达到了高潮,金军决定暂避锋芒,准备打道回府。韩世忠的八千水军在京口恰逢北返的十万金军,宋金两军在京口的金山脚下的黄天荡大战。韩世忠亲冒矢石与敌搏战,梁红玉也直面箭雨在金山上为宋军击鼓振作士气。夫妻二人齐心指挥宋军,以八千水军围困十万金军48天,虽然最后金军得以北返,但也不能否认梁红玉的才智与勇气在这场战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战后,梁红玉凭着着灵敏的洞察力,意识到丈夫韩世忠作为主战派,位高权重,统帅重兵,必然成为皇帝和秦桧等主和派的眼中刺,恐遭不幸,于是主动上书朝廷以“失机纵敌”的罪名请求弹劾韩世忠。朝廷上下无不为梁红玉的大义大智之举所震动。梁红玉也因功再封为杨国夫人,名震天下。
此后,二人一直在镇守南宋边境,以防金军再度入侵,镇守期间,城市固若金汤,金军十余年不敢南下。夫妻二人为人正直,岳飞被秦桧扣上莫须有的罪名时,梁红玉与韩世忠据理力争想还岳飞清白,最终仍无济于事,一气之下,二人纷纷辞官,归隐于临安西部的马藤梅园,过上了安稳恬静的日子。绍兴二十一年,韩世忠去世。其后二年,梁红玉也在悲痛中去世,时年三十三岁。
韩世忠、梁红玉去世后,宋孝宗令树碑建祠以祀之。今苏州市沧浪区枣市街小学即原蕲玉裥。供韩、梁两尊塑像。壁上有“春祭韩王诞——正月二十日,秋祭梁夫人诞——九月初六日”。梁红玉家乡父老为纪念这位女中豪杰,亦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以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