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浙江:庆元县城简介

时间:2024-12-11 08:15:51

百年城垣图志

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析龙泉县松源乡益以延庆乡之半(今龙泉市小梅、查田、茶丰、青溪、四源及庆元县三济、黄真、黄田等地)置县,以宁宗年号“庆元”称名,为庆元县建制之始,属两浙东路处州。县治濛洲(今庆元县城松源镇)

庆元县城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由当时知县陈泽因防倭寇而修筑。

根据清光绪三年版《庆元县志》记载:城高一丈八尺,厚一丈四尺,垛一千五百六十(明嘉靖二十五年知县陈泽始筑。四十一年,署县事通判周绅改筑西城于西山之巅,凡六十余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崇祯十五年,知县杨芝瑞重修,还增砖垛三尺)。

经过多次修缮的庆元城墙,经历了两次的拆毁:第一次是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因市政建设拆掉了一些城墙上端的砖结构,用以填砌一些高低不平的街路。第二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的旧城改造中,被拆除之至尽,以致彻底消失。则目前仅存的唯一遗迹在“竹坑溪”边星光路的路基下面,由条石砌成,长约10米。

 庆元县城墙沿河而建,北护城河松源河,俗称“大溪”。西面为竹坑溪。为东护城河借“霞帔山”一带流下来的一条小溪流,经过人工修建成为护城河,俗称“东门坑”。东护城河宽约5米,深约1.5米。现在护城河已经在云鹤路路面下,被改建成了排水河。

   庆元的城门在始建之初只有东南西北四门,后在嘉靖四十三年(1562年)增开西北门,又称水门。

  东门,被称为丰山门。位于现电信局门口附近。原名是“豊山门”,在之后的历史演变中,被改称为“丰山门”。

  南门,被称为济川门,位于济川路口附近。古时候是去大济的必经之路,大济古称济川,南门因此得名。

  西门,被称为薰阜门。位于现在看守所附近。

  北门,被称为云龙门,位于石龙街和星光路的交叉路口。

  西北门,被称为太平门,又称水门。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知县张应亮增开。水门外现存太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