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金融渗透率的逐步提升,人们在购置车辆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来进行贷款,从而带动车贷金融机构的放款数额,一个银行每日的车贷放款甚至能达到几百上千万。要是金融机构的风控部门没有做好,随着放款数额的增长,车贷风险也将逐步提升,瑕疵归档率、逾期率及坏账率也将日益增长。
为了控制好车贷风险、防范车贷欺诈及车贷违约,一般来说金融机构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风控流程来进行预审核、贷款前及贷款后等工作。车贷欺诈及车贷违约总有比较多的共性,因此拒绝放款基本上等同于找准车贷欺诈及违约中的共性,然后做出合理的判断。风控人员通常以客户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对客户的电话或者视频面签回访后对客户的资质进行分析判断。下面就以车贷中拒绝放款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解析。

车贷
一,购车人还款能力不足,还款意愿不稳定
1、偿还能力弱。资方会通过客户的收入水平及负债情况,来评估其还款能力。一般需要客户提交工资的银行流水等,如果评估不合格,证明贷款将被拒。所以在收集资料时,如果按揭专员发现客户这点问题,要及时让客户补充其他收入证明或者资产所有证明,提升客户资质条件,提高贷款通过率。
2、工作不稳定。多数资方通常都要求客户有较稳定的工作,因为工作稳定代表收入相对稳定。如果客户是自由职业者,收入忽高忽低、换工作频繁等,都比较难获得贷款资格,当然不同资方的对于工作稳定评判条件也不一样。
3、负债率高。负债率也是资方评估客户还款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负债率太高,贷款自然会被拒,因为客户还不起钱的风险大。以银行为例,规定如果客户的总贷款月供高于客户月收入的50%,则不批复。
二,购车目的存疑
正所谓专款专用,金融机构也需要确认消费者是否有明确的购车目的和意愿,否则会带来逾期或者违约风险。
1、除了直属亲戚及配偶外,不能以购车给他人用为理由进行贷款申请。比方说,消费者表示是男女朋友或者表亲戚购置车辆的话,金融机构会出于违约风险的考虑而拒绝放款。
2、一辆新车或者二手车,销售价格比指导价或者市场价高出2至3万,什么原因?消费者或者中介不是骗贷的吧?就算消费者一开始购车的时候昏了头脑,买下了该车,到后面会不会突然醒悟,觉得车辆被卖多了几万,会不会造成还款意愿下降?就算金融机构把车收回来了,去二手市场卖了也补不回贷款金额。同样的,对于车况有明显不良的,金融机构抵押到的也是价值失真的资产。
3、客服给消费者打电话的时候,消费者一问三不知。一个有明确及真实购车意图的消费者,不可能不关心自己的购车交易是否公平。真正的消费者最在意的有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车贷
三,信用瑕疵
评估客户是否有信用不良的记录。如果上了信用黑名单,贷款申请被拒是必然的。
1、信用卡逾期。客户使用信用卡透支后,如果未在规定日期内还款,会形成逾期记录,记入个人征信报告,资方若发现客户近期内有连续三次或累计六次的逾期情况,会拒绝贷款。
2、身份证被恶意使用,产生的信用风险。有些客户在申请贷款时,发现自己无端成为某家公司的法人,还莫名背了一屁股债。一查发现原来客户之前身份证丢失过,当时并未及时补办,很可能被他人恶意注册公司或者申请贷款了。这种情况造成的风险,客户贷款也很容易被拒。
四,购车资料造假
资料造假的一般来说就是驾驶证及银行流水了。有造假确证的肯定会被拉进黑名单。风控专员真不是瞎的,有些一看就看出来了。特别是银行流水,不同银行的流水有不同的特征,想造假真的很难。
五,其他
还有一些家庭原因也会影响金融机构放款。比如说父母不支持贷款购车或者复杂的婚姻关系等。

车贷